淺談「知足常樂」

淺談「知足常樂」

2013年7月1日
蔡慧明(香港)

「知足」是人作出收納行為時的一種重要的能力。譬如,當一個人肚子餓,就會想吃東西;覺得飽,就會選擇不再吃了。當一個人情緒上覺得未有滿足感時,就會不斷追求滿足;覺得滿足了,就不會再追求了。腦子學東西亦然,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知道的不夠,就會去學新東西;覺得學夠了,就會慢下來甚至停下來。

「知足」這個能力有五個方面:第一是能夠覺察到身體與心理的渴求與需要,譬如能感受到自己餓了;第二,是能夠承認自己有這個需要,例如,承認自己的確餓、有多餓;第三,是能夠為這些需要作出行為反應,例如吃東西,吃什麼東西;第四,是能夠知道或覺察到什麼是夠,例如知道吃飽了;第五,是知道夠之後,作出適當的行為反應,例如不再吃了。

「知足」能力的失衡,一般表現在兩方面,第一是失去了感應自己需要的能力,或覺察不到自己的需要,行為表現可能包括了吸納太多、太少或吸納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第二方面是量的失衡,即太多或太少;分為「氣衰」的狀態和「氣盛」的狀態兩種。「氣衰」就是不懂得滿足自己的需要,不願意吸納足夠的東西,行為表現是過份克制、節約、禁慾等。「氣盛」就是過份吸納,行為表現上是過份佔有、擁有、縱慾等。

要培養「知足長樂」的能力,首先從培養覺察能力開始,經常問:「我需要什麼呢?」「我夠還是不夠呢?」「我擁有太多或太少嗎?」等問題,是一個很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