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與目的

指標與目的

何兆燦 2014年7月1日 (中國香港)

幾天前完結的上海隱修營之自我關係的研修,會場座落在湮波縹緲的太湖之濱。環境寧靜安祥,空氣中漂著的是青草綠葉的氣息。飯桌上吃的都是附近的土產,剛摘下的青菜,剛曬好的連殼蝦米乾,剛撈出來的太湖銀魚和白魚,一切都是那麽新鮮!夜色中散步還可以碰見久違的螢火蟲。

這次隱修營按慣例做了14個個案,跟以前不同的是,個案之間的主題沒有明顯關連,但個別案主的視角特別雷同 – 大家都盯著指標來做事,卻忘了指標背後所代表的目的。

醫生治療病人,目的是治病,其中一個常用指標是病人體溫。如果病人高燒,醫生應否只讓病人吃退燒藥?頭兩三天試藥階段就可以,因為通常只是普通感冒;但之後仍然高燒不下,則須要考慮有否炎症,例如肺炎。

培訓保險從業員,目的是把適合需要的保險組合銷售給客戶,指標是該從業員的業績。如果保險公司光看員工銷售業績,不看客戶滿意度,您說有沒有問題? 人處理自己的問題時,切記分清自己的目的和指標;指標是表面現象,目的相對隱藏。指標只是量度目的有多達成的方式,它絕對不是目的本身!例如有學員長年混身疼痛,肌肉僵硬,便拼命找人弄疼痛和僵硬。但這些只是指標,告訴人問題的可能位置和嚴重程度;根源在於她的焦急性格(心理緊張)和不良姿勢(生理緊張),所以處理這事的目的在輕鬆與放鬆。

另一個學員雖然擁有自己選擇開的公司,而且發展良好,財務充裕,但她很不開心,每天都在逼迫自己上班,表面上很懶。以前她處理這事情的方式是:懶(指標)?讓自己勤奮起來唄!她用的原因是為了家庭,她應該做的。不過這樣看著指標來做,令她越加辛苦,辛苦得想死。其實目的是開心起來,可以享受到上班的樂趣嘛!便調和她動起來,天天找點工作中的樂趣,起碼是在工作地方或過程產生的,積少成多,徐圖後計。

指標與目的,概念上很容易分清,實際上很多人覺得混淆。如何做得更好?這要回到教育模型裡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自我覺察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