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做不完

事情做不完

何兆燦寫於2018年11月21日的蘇州凌晨

最近做了一個個案,我覺得有很多啟迪,便寫出來分享給讀者們。這個案主覺察到自己有特殊情況,已經多年,已參加了多年的各種個人成長課程,也找各路高手幫她做個案多年。據她說已經花了很大的力氣,下了很多的功夫,拿到很重要的進步,知道自己走了什麼路,還有什麼路要走;但同時她又說,她覺得自己仍然很呆、很麻木,經常失心走神,夜難入眠……

我聽到以上的各種情況,覺得不對勁,不像確實已有長足進步啊!雖然她這麼說。所以我立即心中有一個假設:她是在沒有接通所有部分的前提下,很努力地做她的自我改善工程。

第一條線索,是她不斷形容她的理想狀態是怎樣的,而且非常條理分明,說明她已在腦海中不知已經重複想像這個情況多少遍了。可是,究竟怎樣按部就班地一步驟、一步驟做出來呢?沒有想清楚。這是接通了遠程規劃的部分,但沒有接通近期動作的部分。

第二條線索,是她描述她幾年前經歷一件很大的事情,受到很重的打擊後,各種各樣的「問題」便相繼出現,例如頭痛、失眠、麻木、躲起來足不出戶……等。然後她就反複述說以前是如何的舒服、順暢、平和、正常……等,而表達自己是如何盼望可以回到從前的良好狀態裡;卻不提現在還可以做些什麼。這是接通了過去的部分,但沒有接通當下的部分。

第三條線索,是她解釋她在如何逃避她的「問題」,就是要麼什麼也不做,要麼只做已經在做的事,不會做出新動作。她自己親口說,她知道她在自欺欺人,試圖用這種方式,來營造一種不變的感覺,來讓自己更舒服。但是,她的內環境確實在變(起碼她的年齡在不停增大),外環境也肯定在變啊!(起碼所有人的年齡在不停增大)。這是接通了不變的部分,但沒有接通變幻的部分。

第四條線索,是她表達自己很倚重自己腦中的判斷,來過她的每一天:這是好東西,我多靠近;那是應該的事情,我多做;誰是有愛心的,我多交往……等。可是,她沒有用心來感覺,感覺這個好東西靠近後舒不舒服,做那個該做的事情時開不開心,與有愛心的人交往時自不自在……等。這是接通了概念與理論的部分,但沒有接通感覺與實踐的部分。

用更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說,人可以接通腦而沒有接通心;接通了推理而沒有接通情緒;接通了臂手而沒有接通腿腳;接通了現實而沒有接通創意;接通了痛苦而沒有接通歡愉……。

案主有了這些沒接通的部分,表達出來的現象是:

  1. 她有各種盲點 – 右下方聽不清;後方少關看;軀幹觸覺沒有那麼靈敏;思維上弄不明白;精神上心不在焉……
  2. 她有各種創傷,但都回憶不出來;0到幾歲的童年記憶基本忘掉。
  3. 她很努力要好過來,自認為已經好了很多,但依然有很多地方要改善,總有做不完的感覺。

如果何兆燦的判斷、猜測、假設都沒錯,這些表達就完全不意外了。沒有接通的部分,相關的地方變成盲點,相關的記憶變成健忘的對象。如果要打掃的地方是100%,基於沒有接通相當多的部分,導致打掃的人雖然非常勤奮、非常認真,但來來去去只是在50%的範圍內下功夫,進不了其餘50%的範圍做清潔,一來無論下來多少功夫,整個地方不可能會整潔。更要命的是,忽略掉的50%地方會越來越髒,臭味和塵埃會飄過來有打掃的地方,那邊的老鼠、蟑螂、蜘蛛等也會爬過來,有打掃的地方基本亦不可能整潔。這就是案主的情況,覺得事情做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