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真實的回饋 – 2011年運動促學營後感

給孩子真實的回饋 – 2011年運動促學營後感

黃勁崑(中國深圳)
2011年9月6日

2011年的8月中,我來到炎熱的福州,以教練的身份,參與了由舍予教育文化主辦的運動促學營。這個活動由來自香港的肌應學家何兆燦老師設計,今屆已經是內地舉辦的第四屆,而我至今為止也已連續第三屆當教練了。

這個夏令營有著許多重要的理論設計背景,而我個人覺得最有別於其他夏令營的,就是讓孩子活出真實的自我。要實現這個設想,教練本身首先要做到真實,同時給孩子真實的回饋。這對孩子、對教練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我清晰地記得,在去年第三屆的促學營中,當何老師在準備會上提出給孩子真實回饋這個要求時,我懵了。因為我們被要求對孩子的表現給予客觀的肯定。「肯定」這個詞在我過往的慣性思維裏就是讚揚,「真乖」「真棒」「了不起」「很好」等等誇獎的詞語都經常掛在我的嘴上。

何老師提出的這個簡單要求,一直衝擊著我的固有信念。這些誇獎語言在促學營裏,何老師都提議少用,因為這讓孩子不能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真實水準。太多的「你真棒」,沒有具體內容的足夠配合,可能讓孩子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等他長大以後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就遲了。

此外,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按照以往的經驗,我們都會很主動地跟他打氣,加油。這樣的行為在促學營裏也不被鼓勵。因為孩子「跌倒了」,確實很痛,如果拼命對他說「沒事!」,只會讓他「忽略」自己的痛。久而久之,他對自己的感覺就把握不准了,身體出現痛楚他卻自動選擇忽略。有多少「成功人士」英年早逝?其實他們早就百病纏身了,不過因為從小被培養的「沒事」精神讓他們變得「堅強」,完全感受不到身體帶給他們的資訊,直到他們突然離開了人間。

建議的做法是讓孩子充分感受失敗受挫時的那份感覺,從中學習,然後再做出決定。對教練而言,最難的是要耐得住孩子們「垂頭喪氣」的那份感覺。記得我第一次做教練時,孩子們失敗時的那種頹喪讓我受不了,於是我就用「振作起來」那種方式給他們鼓勁。這些花招用在孩子們身上見效特別快,他們很快「恢復」到興高采烈的狀態。不過,經歷新的失敗和挫折,他們還是照舊低落,又需要教練打氣了。我當年並沒有覺察出什麼,只知道不能讓他們情緒低落,安全渡過這幾天就是了。現在回想起來,孩子們沒有在這些「失敗」中學習到太多對他們將來有益的東西,有點可惜了。

今年的促學營,我因為有了前兩屆的經驗,再次聽何老師強調教練行為規範時,就更加留意了。對如何肯定孩子的表現,包括「做得好」和「可以做得更好」(孩子不足之處)更加清晰了。

在這五天中,我雖然表面很輕鬆,也很少介入孩子們的活動中,實際上是不斷觀察他們的表現,及時給出回饋。於是,我有了新的發現。

營開始時,我組裏的孩子們有一個共性,在每天下午的總結會上,讓他們每個人說一下當天的進步,包括有什麼做得好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表示「沒有」。當我很具體地提問,「從今天早上九點到現在大約九個小時你的進步是什麼」,他們個別才開始小心翼翼地說了一些。當我給予肯定如「是的,我也看到你這麼做了」時,他們似乎還在懷疑著。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除了讓他們說出自己的進步以外,還讓其他人包括教練說出他們的進步。孩子們在聽到別人說到自己的進步時,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更有甚者,有個孩子說出了自己的進步,當別人再次肯定時,他卻問「這是進步嗎?」。我很堅定地告訴他「一點點進步也是進步」,他的回答還是「沒有啊」。

我們組裏的孩子最小的9歲,最大的快14歲了。已經準備或已經進入青春期了。在青春期裏他們將開始塑造自己將來的人生。在這個階段裏,如果他們連自己身處什麼水準、狀態都不清晰,那麼他們將如何塑造自我呢?有一天的比賽,孩子們輸了,他們輸不是因為不夠快,而是因為犯規了。這時,孩子們都非常沮喪。我問他們,你們輸了,輸在哪里呢?我看到你們一個個都非常投入,做得也不差,怎麼會輸了?其中有個孩子回答「是我們犯規了。」我說好,我們為什麼會犯規呢?當老師講解遊戲的玩法時,我們有沒有聽清楚呢?這時,幾個孩子點頭了,因為他們已經知道,在下次遊戲前,當老師講規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聽就是了。果然,那次之後,孩子們每次聽到老師講解遊戲時,都一個個豎起耳朵認真地聽,再也沒有因為規則而落敗過。

這樣一個過程,讓孩子們在失敗中真正學習到對下一次成功非常重要的東西。在他們有情緒的時候,承認並接納他們的情緒,然後再引導他們回頭看看自己到底哪里可以做得更好,比簡單地給他們鼓勁效果好得多了。這種學習越多,孩子的成長越穩定,積少成多後,離成功就不遠了。

因此,在這幾天,我做得最多的還是通過不斷的回饋,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實際水準在哪里?取得了哪些進步?這些事情本來在家庭裏就應該做到的,作為家長除了提供孩子衣食住行娛樂以外,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實際水準。不過,現代人大多以批評或表揚來給孩子回饋,讓他們要不覺得自己很差,要不就覺得自己了不起。

回歸真實,才能讓我們的孩子知道他們的實際水準。舉個簡單例子,假如你的朋友突然問你「怎麼去北京?」,估計你的第一反應是懵了,第二反應就是回問那個朋友「你在哪里?」。北京是目的地也就是目標,單有目標不可以,一定要知道從哪里出發,也就是知道「你在哪里?」如果我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哪里,面對他們的「目標」時,不茫然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