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明鏡

再說明鏡

蔡慧明‭,香港, 2017年7月10日

經過六年多的探索,「明鏡調和法」已從開始發現到漸趨成形。與案主同場共振的同時,導師通過自己的感官與感知,利用身體動作、接觸、語言等,當下反映案主故事,促進案主從不同的點、線、面,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去覺察真實自己的各方面,並作出新決定,以達到調和的目的。 像下文作者浦雪萍老師所說,「明鏡」有時表現像戲劇,需要導師「通透」、「放空」地去做,也需要放下自身主觀的判斷,相信過程的引領。用我自己的措辭說:明鏡是一個「順勢而為,當下反映」的過程。

不同人去看「明鏡」個案,會看到不同的理解。有人會覺得它像藝術治療,有人覺得是行為藝術,有人覺得它是一種以身體為本的調和過程,有人覺得它跟家庭系統排列有相近的地方。

作為一個肌應學家,「明鏡」的開發者,我覺得廣義來說,它是一種身體運動的調和藝術。所以,可以定義為肌應學的一種;狹義來說,它卻沒有用上肌能檢測,所以不能定義為肌應學。目前我覺得更貼切的說法,是「明鏡」是一種共振調和的技術與藝術。

這六年來調和學的「真我」系列課程,孕育著「明鏡」,同時也孕育著我。藝術與調和的人生,往真、善、美的方向走,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