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模型中的順勢而為
何兆燦,香港, 2017年4月20日 處理事情的方式有兩大類。一類是『逆勢』:如果您怕「冷」,我就給您「溫暖」;如果您「發燒」,我就幫您「退燒」。 這通常是治療模型的做法,借用外力緩解以便舒適。這種做法雖然是有效果的,但缺點在過用時,身體(特別是在所謂有問題的部分)因為有外力長期支援,那部分就不需要自己處理。這樣便學不到任何經驗,以後當有同樣事情發生,又需要借助外力。情形就像現代...
何兆燦,香港, 2017年4月20日 處理事情的方式有兩大類。一類是『逆勢』:如果您怕「冷」,我就給您「溫暖」;如果您「發燒」,我就幫您「退燒」。 這通常是治療模型的做法,借用外力緩解以便舒適。這種做法雖然是有效果的,但缺點在過用時,身體(特別是在所謂有問題的部分)因為有外力長期支援,那部分就不需要自己處理。這樣便學不到任何經驗,以後當有同樣事情發生,又需要借助外力。情形就像現代...
蔡慧明 ,香港長洲, 2017年3月26日 DDP photo香港對稱塗鴉遊戲導師班特別嘉賓漫畫家 Stuart Allen 分享他的繪畫心得,其實是一個靜心觀察與表達的過程。 他帶領學員畫一個蘋果。首先是憑記憶畫,再對著一個放在面前的蘋果畫;他說,繪畫時需要把所有雜念,包括生活上需要做的事情、批判、預期等去掉,然後不用人為的符號,譬如文字、數字或語言表達。觀察時只是仔細地看著蘋...
蔡慧明,香港,2017年1月28日 我曾經使用教育肌應學/健腦操幫助一些昏迷、中風或腦部受創傷的對象做調和。 在與他們一起工作的過程中,我得出以下原則: 在為昏迷或處於半昏迷狀態的對象服務前,先取得允許 善用自己已知的,並相信過程 教育模型與治療模型是相輔相成的(對於已經在醫院接受各項藥物治療、針炙、物理治療、職業及言語治療等的中風病人來說,教育模型可引導他們為自己定目標,從而達...
蔡慧明,香港,2016年12月27日 許多人問蔡慧明,什麼是「真我」?用淺白的語言說,「真我」就是連自己也逃避不了的那坦蕩蕩的自己。這個自己同時存在著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的交匯點上,在此刻的遭遇得到坦蕩蕩的呈現。所以,無論你覺得你是誰、無論你覺得你在做什麼、無論你對世界的理解是什麼、或者你為自己編織出來的意義是為什麼,此刻你所經驗到的一切想法、情緒與身體感覺,就形成了當時當地的那個最...
【王瑛 上海 2016年10月18日 】 觸康健個案調和課程顛覆了我一直以來做個案的風格,讓對我觸康健有了新的理解跟應用,原來做個案時可以跟隨感覺做一些事情,這次學習到用感覺來跟隨個案中能量的流動,做出適合當下情況的行為。 以往只認為在做個案過程中調和的深就是做的多,通過這次的課程感受到,其實不需要那麼用勁的為案主做太多,不多不少適合就好,尊重案主自身的生命能量的流動,尊重案主自...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