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跟操練與訓練

學習跟操練與訓練

何兆燦 ‭,香港, 2018年4月3日

最近有個年青男學員,跟我上完教育肌應學到高階課程後,有點憤憤不平地向何兆燦投訴:『那麼簡簡單單的東西,你告訴我正確答案,我一步到位做了,不就完成!用不著那麼迂迴地又檢測又教育機會又討論。』另外有一個初為人母的媽媽,上完何兆燦的調和學®活命基本功系列的其中一個課程,一臉疑惑地問:『我只做第四步驟的矯正,反複做,做到熟練為止,不是更簡單直接嗎?為什麼要做五步驟那麼麻煩?』我個人認為,這些問題源自不同的概念與目的。

首先定義一下。「操練」,是反複練習某個相對簡單的操作,目的是掌握技巧,最好是直到純熟,例如抄寫某個字、背誦某篇文章、刷牙、跑步、出拳……等。「訓練」,是反複練習某些相關的操作,目的是掌握技術,最好是直到卓越,例如書法、寫作、個人衛生、田徑選手、拳手……等。在何兆燦的理解中,操練是子集,訓練是母集;操練相對微觀,訓練相對宏觀。在操練與訓練的世界中,已經有相對標準的答案,原則上大家都知道什麼是最好的。競爭只體現在細緻化,誰能做得更極致,誰便更厲害。所以操練與訓練是從概念中懂得,到行為上做得更好的過程。

「學習」的定義比操練與訓練更寬廣一些,學習可以包含操練與訓練的活動,但不是它們倆更高一級的母集。因為學習是從不懂到懂的過程,無論是概念上和行為上;而學習活動中用上操練與訓練,只為了嘗試或實驗,不是為了掌握。

如果用腦神經學的現象來說,讀者或許更容易明白。學習是有新的神經迴路生長出來,以完成某個本來不懂的特定身體操作;操練與訓練是在同樣能完成某個特定身體操作的已有神經迴路中,鞘髓化當中最好的,修剪掉其它。在大自然的設計中,進步是怎樣發生的?是讓人通過嘗試與實驗,先學習到不同方式來完成同樣的動作,在實踐中尋找最佳選擇;然後通過操練與訓練,汰弱留強,把最佳選擇做到最好。所以我個人認為,關於學習跟操練與訓練,關鍵不在上述兩名學員所問的怎樣互相替代,而在最佳比例。

對何兆燦而言,在現代社會裡,於已知的範圍內,已經有很多人在操練與訓練上,做得很好。與高手在紅海中競爭,個人覺得比較費勁乏味!我寧願與高手在學習的藍海中競爭,因為在未知的範圍內,個人覺得更刺激好玩!

對學員及消費者而言,大家需要決定,你們對自己及孩子、下屬……等,喜歡或擅長做操練與訓練,還是學習。如果大家跟我的意見一致,相信未來社會將越來越複雜並多變、常變,亦即是說未知將越來越多出現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試想熟悉線下生活的老人家,現在面對不懂網上預訂服務的困局。),估計大家也能同意,學習能力將是在未來世界的競爭中保持卓越的重要工具,而且將越加重要。

當大家跟我有一樣的結論,相信需要多做學習能力的培養時,大家還那麼重視簡單的操練與訓練嗎?我個人認為,需要把更多的力量,調配到複雜的學習上。當中的比重,起碼50-50;我個人在培養我自己的孩子上,大概是學習70-操練與訓練30。就是說,我盡量最多地給孩子嘗試與實驗的機會;當他們找到興趣與擅長的重疊區,就讓他們自己進行操練與訓練。

你準備怎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