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思維有根嗎?

我們的思維有根嗎?

黃勁崑(中國深圳)
2011年5月6日

在四月初春的北京,我再次來到幽靜的十三陵,參加每年舉辦兩遍的隱修營,就著不同的主題做調和,洗滌身心。

在一個個案裏,何兆燦老師花了將近十五分鐘的時間引導學員去面對自己的一個議題 – 「良心」對她人生的影響。開始的時候,何老師單刀直入的問調和人「良心對你有何影響?」。調和人無語,表現茫然,良久之後回答「不知道。」何老師再問:「你既然不知道良心對你有何影響,那退一步,做些什麼?」。調和人完全就像電腦關機一樣,不知所措,無從反應。

我憑著這幾年的學習,在旁觀時就猜到了答案,那就是「我感覺/ 感受我的良心」。不過,我的答案更多來自這些年的經驗累積,邏輯推理多於體驗。換句話來講,是想出來的。

何老師繼續他的引導,他舉了一個例子:在你買一個新的羽毛球拍時,拿到手上,你會做些什麼?調和人不自覺地揮了揮手,沖口而出「感覺一下」。終於找到她的調和目標了,調和繼而順利開展和結束。不過我的思緒並沒有結束,而是繼續陷入了沉思。

我的領悟是:調和人在個案調和中的「死機」現象不是偶然的,內裏必有因由。我回想了一下我在講課過程中、在個案經驗中,其實碰到很多相似的現象,只不過當時也沒有過多地去看這個現象。這次的個案提醒了我,現代人存在著很多這樣的相同議題。從小到大,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大都忽略了「感覺」這個看似簡單卻非常重要的過程。而更偏重分析、推理這些邏輯腦技能,忽略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感官和完形腦,其實是也在帶給人們學習的這個事實。

嬰兒把自己的手放到口中,絕大多數會引來成年人的喝止;把各種玩具或實物放到口中,更是因為怕「髒」而被禁止;吃飯小的時候是喂養,大一些的時候是把菜弄好放在孩子的碗裏,孩子根本沒有機會通過自己的感覺,來選擇自己真正喜愛的食物;在孩子有情緒,尤其是哭鬧時,就想盡一切辦法去阻止或引開其注意力;課堂上的學習以書本甚至是電腦這些平面影像,代替了與實物的立體接觸…..

.夠了嗎?還不夠,「堅強」這個詞在我們的文化裏,讓我們與感覺分離,一直伴隨我們長大,伴隨我們上學,伴隨我們工作,伴隨我們成家,伴隨我們教育著下一代……就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了。突然醒悟到,這種現象並不是現在這個年代獨有的,或者說早在上個世紀,甚至在十九世紀或以前,就埋下伏筆了。

我不是否定思維。不過,思維需要有「根」— 感覺的支持;身體感覺與情緒反應,便是思維的基礎。沒有根的思維只是一些推理而已。不過,我們卻習慣了這樣的推理,在中國內地俗稱「上腦」。這種上腦模式已經延伸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每「學習」一樣新的事物,每接觸一個新的東西,就直接分析,然後就用。缺少了一個「感覺」的過程。比如,我們到商店買東西,現在更多地憑商品的價格如何?推銷人員怎麼介紹?朋友間的推薦等等來決定是否購買,而忘了很重要的感覺。因此,很多東西買回家,用兩下就靠邊站了。孩子們的玩具尤其如此。

今天中午全家在酒樓喝茶,兒子一見到遲到的老爸就迫不及待地訴說他在家裏跟爺爺玩國際象棋,如何把爺爺的所有棋子吃掉。他講到興高采烈時,我問他:「你高興嗎?」回答:「高興」,問:「那爺爺高興嗎?」,回答曰:「不知道。」我讓他再想一想,他就舉高雙手做投降狀。說:「爺爺投降了,所以他高興。」他的回答是用推理的方式,找到他心目中的答案的。

兒子今年已經六歲多,根據兒童的發育規律,按理是他發育邊緣系統的階段,也就是特別留意跟情緒相關的事情。不過,他已經通過推理來確定情緒了。推理,這是八至九歲小孩才剛開始掌握的技巧,在我兒子身上可能有些發育過早了。這只是我的懷疑,我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儘管如此,是否我們家長過多的推理,已經不知不覺影響到孩子的發育呢?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