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生理基礎

學習的生理基礎

何兆燦

職業運動員練跳高、游泳等,教練都須要諒解他們身體的局限,利用他們身體的特色,才可以讓他們爭取到最高成績。同理,學生縱使都很正常,然而作為學習的工具,他們的身體也各自有其操作特色,需要教者體諒和利用,才能夠發揮最大功效。這個認識的著眼點,便是學習的生理基礎。
三十年甚至更久之前,香港坊間開始流傳著左右腦的分工理論,大約概念是將腦功能分作完形腦和邏輯腦兩種。以前者為重的學員,比較容易接受感覺、韻律、實物、情感等事物;以後者為主的學員,則長於領略數量、邏輯、概念、推理等東西。二十年前左右,有另外一種學習風格分類的興起,就是視覺型、聽覺型、體感型三種。第一種描述的學員,喜歡用眼睛接收資訊,用影像在腦海裏思考;第二種傾向分別用耳朵和聲音;第三種多數分別用身體感覺和身體感覺訊號。

上述兩種分類,前者偏重在中樞神經系統如何處理資訊上,後者聚焦在週圍神經系統如何輸入資訊上。到八十年代尾,各種影像素描技術相繼出現,科學家可以直接觀察一個活生生的腦袋的操作,對學習的生理基礎的認識也有長足進展。例如他們發覺,腦功能分工的方法並非僅僅左右腦兩個位置那麼簡單,而是在左右腦裏有多個腦功能中心同時合作的結果。此外,腦功能的關係,除了左右腦的完形腦和邏輯腦,還有上下腦的意念腦和情緒腦,和前後腦的理性腦與求生腦。
在資訊輸入模式方面,科學家發覺,腦、耳、眼、腿和手的左右兩側,分別有其優勢,組合起來,便有32個不同的優勢模式,及其相對的32個不同的學習風格。 另外,神經系統並非獨立存在,它必須與其他身體系統互動,才可以發揮功能。一般來講,眼 耳等感官系統從外界吸取資訊,喉肌、聲帶、手
腳、表情肌等運動系統向外界表達資訊,消化系
統提供養分及水,呼吸系統提供氧,循環系統負 責送來資源帶走廢棄物,免疫系統負責保安等等 。這些相關系統功能欠佳,神經系統連基本生存 需要都缺乏,連與外界接觸的介面都喪失,休想 發揮極致。 舉一些更準確的例子。脊髓連接腦袋的地方,有一片叫做網狀結構的組織,其中一個主要功能,是向大腦皮質不斷發放非特異性訊號,刺激腦袋使其清醒。如果網狀結構停放這些訊號刺激,大腦皮質進入昏睡狀態,便成為植物人;如果訊號刺激不夠,人便處在不太清醒的狀態,輕者不能集中,重者可以形成多動症,因為身體必須保持活躍,以刺激腦袋保持相對清醒。 又例如兩個腎臟的頂部,分別座著一個腎上腺。每當人以為危險就在附近,可能是監督聽課的老師,或者是要求嚴格的家長,甚至無形如快到的期末考試,腎上腺便會分泌所謂的「緊張激素」。結果血流會聚到四肢大肌肉和後腦的求生腦,情緒上多感到驚恐或憤怒,做出不經大腦的反射行為等。在這種情況下,感官沒有餘暇接收資訊,理性腦沒有餘力作出思考,人是沒有辦法好好學習的。 普通法的其中一個原則,是將疑點的利益歸於被告。各位家長和老師,當小朋友學習或成績出了問題時,請也沿用這原則。儘量先考慮他們用以學習的生理工具,是否完備;而不是先定性為不聽話、懶散、頑皮、愚蠢等。 欲對學習的生理基礎有更深入瞭解的朋友,可參閱Carla Hannaford, Ph.D.的Smart Moves一書,我司售價港幣200;也可參加Carla於2004年4月11至12日,我司在香港舉辦、叫做Smart Moves: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Learning的工作坊。詳情請參閱附上之單張,或向我司查詢。

當小朋友學習或成績出了問題時,請…儘量先考慮他們用以學習的生理工具,是否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