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腦故事

 

2010夏令營 – 來自心智特訓營的報道

鄭暉 (大連) 2010年7月 在清爽的海濱城市大連,由大連新商報快樂成長俱樂部與大連青竹心理健康交流中心共同主辦「2010國際兒童心智特訓營」(原名為「運動促學營」),於2010年7月24日拉開了帷幕。本次心智特訓營特邀教練來自香港的何兆燦先生為我們帶來了國際前沿的教育理念 — 自助餐式教養法。 在開營的第一天,教練們便在自然的遊戲與互動中,播下了自助餐式教養法的種子。如,在遊...

 

 

健腦操與長者認知功能研究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   李秀霞博士 方法及結果 為探討健腦操與長者認知功能的關係,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在二零零九年十二月至二零一零年二月在五間長者服務單位成功收集了一百二十名長者的研究數據。當中參與計劃的長者均在介入前和後進行了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香港版) (HK-MoCA) 和老人抑鬱量表-4以作前後對比。而其中的五十名健腦操組長者在介入活動期間進行了四週,每週至少三次,每次至少十...

 

 

一封基礎丹尼遜健腦操®課程參加者的來信

Tress Ahles,上海美國學校(浦東)ES ESOL教師2010年4月 親愛的Amy, 嗨!您好嗎?我很好。我的身體感覺好極了,可能是上週末我們一起做了很多調和的原故。能從您身上和丹尼遜健腦操®中學到很多東西,使我感到非常高興和鼓舞,謝謝您。我真的沒想到它會如此深刻的影響我的個人生活。 每天早上我一直在做丹尼遜健腦操®準備學習四式(P.A.C.E.),和其他學習清單的簡易動...

 

 

施馬修中國教學之旅

蔡慧明 2010年1月8日 我們很高興,在2009年11月爲觸康健創始人之子施馬修先生(Matthew Thie, M.Ed.),在北京舉行他在中國首次的觸康健個案密集訓練(Touch for Health Clinical Intensive)。對學員來說,這五天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見證和體驗如何把觸康健綜合課程的種種技巧,靈活和整體地運用在個案調和中;也讓學員瞭解到某些傳統的中...

 

 

利用觸康健幫助音樂學生 ˉ 個案分享

王夢 (上海音樂學院體育系老師) 上海,2010年1月 我是一名音樂學院的藝術體操教師。2009年學習觸康健綜合課程,從而開始了我的肌應學「探秘旅程」。在觸康健運用于工作中,我解决了一些學生的問題,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看到了肌應學帶給人的神奇效果。我想通過自己的分享,讓更多的朋友瞭解到觸康健的好處。 我們學校的大學生來自祖國各地。在音樂領域,特別是演奏方面他們都可算是佼佼者。這...

 

 

我成為肌應學家的個人歷程

蔡慧明 (香港) 2009年10月13日 歷程開始了 1997年,我師從來自夏威夷的導師薩奧•琦玢先生(Zale Giffin),在香港分別學了觸康健和健腦操的兩個入門課程。我對這兩個肌應學分支立即產生了濃厚興趣,決定遠走美國,找施約翰醫生(John Thie, D.C.)和韓納馥博士(Carla Hannaford, Ph.D)兩位大師上課。他們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光是因...

 

 

健腦操與長者輕度認知障礙

李秀霞博士 (香港) 2009年10月 今年六十二歲的炳Sir,退休前是位的士司機。他五十六歲時開始發覺記憶力和專注力下降,有時會忘記路的方向和客人要去的目的地,故此決定退休。誰知退休後,記性亦好像隨之而退休,健忘事情愈來愈多,如洗澡後忘記眼鏡、手錶的位置,因而變得心煩意亂,有時更花上半天才能找到東西。 2008年12月,他在香港聖公會基愛長者鄰舍中心的社工鼓勵下,接受評估,發現...

 

 

我在觸康健中的個人歷程

何兆燦 (香港) 2009年9月9日 我第一次參加觸康健綜合證書課程,是在1999年5月。當時我拿到的總體印象,只是散落四周的一大堆零碎片段,未能够把各樣資料和技巧組織成爲一個互爲相關的有機系統、一幅大圖畫。我迷失在細節中了!很自然地,除了能够狹窄地把某些片段應用在個別情况中之外,例如用化解情緒緊張觸點於提升睡眠質素上,我就沒有真正用上觸康健,沒能感受到它的廣度和深度。 我在19...

 

 

相信孩子

楊媽媽 (廣東) 2009年9月8日 小兒鐵柱("假名")今年已經9歲了,長得很壯,皮膚黝黑。2009年的夏天,在朋友的推薦下,我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了深圳蛇口一家渡假酒店,參加了由廣州睿智人生專業培訓機構主辦、由一群肌應學的註冊導師當教練的「運動促學夏令營」。 兒子生性粗獷,在我眼里尤其是他爸爸眼裏,是個好孩子。不過,論學習他就老不如意。為此,我希望在這次夏令營他能有所進步。 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