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的意識
六月裏,我們為一群行政人員培訓,講題圍繞促進員工的安康和生產力。當中何兆燦提到他的下背十多年前因運動受傷,在西醫眼中早已完全康復,但因痛楚的關係
,不能承擔重物。這些年來,他已習慣,並未影響日常生活,故此也並不太在意。但半年前,兩名兒子越大越重,合起來約六十磅,一手一個的抱著,手臂應付裕餘,腰部卻吃不消。有了這個可以同時抱起兒子的安康目標,他做了多個觸康健的調和,最近終於可以做到,而腰部是舒舒服服的。
他講這個經驗的主要目的,是想表明安康跟其他課題一樣,如果沒有明確目標,或不明其中意義,人是沒有恆心、毅力去達到的。誰知道有位五十多歲的男士說:『你沒有醫生檢驗過,就認為自己真的可以承重,未免不夠科學!』不論內容是否正確,我們想討論這句話背後的信念,因為我們認為這是香港行政人員對安康的典型信念。(一)自己不是自己安康與否的最終決定人,必須要有其他權威(例如醫生)的判斷,才可作實。(二)自己的感覺不可靠,科學結果才是。
我們卻認為,自己是自己的專家,安康與否是自己的決定,其他專家的意見只是參考,不可以是最後結論。另外人須要信任自己的感覺,因為最終人與外界交流,只可以憑感官的感覺。